無花果啊!無花果!
請原諒我有眼不識您的好滋味啊!
無花果別名文冠果、奶漿果、文仙果,根據藥書所載,它用途甚多。
《滇南本草》謂它「主清利咽喉,開胸膈,清痰化滯。」
《本草補遺》指它「五痔腫痛、煎湯頻薰洗之,取效。」
記得去年夏天在加州JACK家第一次品嘗您的時候,
看著您那不起眼的樣子,我是蹙著眉頭一口吃下您的!
如果當時知道一斤無花果要賣台幣200元,我會細細的品嘗的!
有人每逢煮湯必加數枚無花果,這做其實十分有飲食智慧。
根據研究,無花果可加速傷口復原,對於消化道潰瘍頗有療效。
此外,無花果含豐富抗氧化物,具有抗衰老的作用。
民間驗方亦常用無花果,無花果鮮吃,可醫痔瘡出血。
大腸癌患者用此方也有輔助醫療作用,因為無花果所含的果膠和纖維,
遇水會膨脹,能吸附腸道內的有毒物質。
無病無痛的人吃之,亦有排毒的保健作用。
今年再次細細品嘗您才知道您的好滋味啊!
連nini也愛上了您的甜美!
與蘋果相類似的是,無花果也有雙向調節腸胃之效,
脾虛泄瀉的人吃之,可以止瀉,相反,便秘的人吃它,則能潤腸通便。
鮮果或乾品一樣奏效。 將無花果焙乾磨粉,時常服用,有助胃潰瘍癒合。
不僅如此,果肉更含鈣、磷、鎂、銅、錳、鋅、硼等多種人體必需礦物質和微量元素。
下一次煮湯,可別忘記這「健康大使」。
這甜美滋味,以致我们要和鳥輩们爭食,
這成熟的頃刻間,鳥兒们馬上就知道!
無花果果實可供鮮食,可製成乾果或果醬。
乾果可入藥,具有補氣血、健脾潤腸、祛風濕等功效。
無花果含有較高的果糖、果酸、蛋白質、維生素等成分,有滋補、潤腸、開胃、催乳等作用。
所以在八九分熟就只好摘下您,放在室內等熟成!
繁殖:以扦插法繁殖為主,壓條、嫁接繁殖較少採用。扦插時期以2月最適宜。
插穗選擇以兩年生成熟枝條(枝條顏色由綠變褐時)最佳,切成15~18公分長,
然後斜插於砂質土中,地上部應露出2~3個芽。
這顆雖未到十分成熟,卻已有甜度,連皮一起食用,一樣甜美!
修剪:種植至樹勢養成一般需約2~3年,即無花果在2~3年後可進入量產期。
就無花果整枝修剪即著重在這段時期樹勢的養成,最常用的樹形為自然開心型。
當苗木栽植後,離基部一公尺處修剪。
當萌發新芽後,選擇數個強健的枝梢,作為主枝,使其向周圍平等展開,
萌發後各主枝的生長須力求其生長強健,其附近所萌發的新梢如果過多或過強,
易妨礙主枝之生長,應及早除去。
有想要來曬成無花果乾,不過發現連生吃都不夠!
今年秋天要來自己試試扦插法種種看!
當樹勢養成、開始結果後,即不再修剪,若經修剪則會影響結果。
另外結果枝必須誘引或支撐。
當結果枝生長過高或枝條衰弱時,再由枝條近基部剪除,
選取1~2個強健新梢取代,此更新修剪最好在春季(約在3~4月)時進行。
【採制】 夏秋季摘取未成熟青色聚花果,放於沸水內燙過,立即撈起,曬乾或烘乾。
去年秋天老佛爺在我家院子裡扦插了十幾枝的無花果,
不過到今年春天都沒發新芽,有可能是方法不對,她插的都是綠色枝條,
也有可能是我不太想幫它澆水,不太情願去澆水的原因,
是老佛爺不顧我们的反對硬是跑來砍掉美麗的紫薇樹,
而自顧的扦插了一排十幾支無花果,讓我很生氣!
然後春天見它都沒發芽,我就把它全部都拔起來!
灌溉:無花果原生於乾燥氣候,其需水量卻需相當多,
尤其是種植之初需充分灌水,以保持土壤濕潤。
即使成株後,亦需每1~2週灌水一次。
一般水分不足時,下位葉最為敏感,會逐漸黃化而落葉,
持續性的乾旱則造成不結果。
亞當與夏娃吃了無花果的果實後,拿了無花果的大葉子來遮點!
而在伊斯蘭教裏,無花果樹則被視為兩棵聖樹之一,有許多穆斯林認為無花果樹是一種聖物。
因為無花果樹的花朵性質特殊,古印度人認為該樹不會開花,故有「無花果」這個名稱。
來形容一件沒意義或沒可能的事情、或一件不存在的事物。
然而,無花果之花亦可形容極為罕有的事物;
雖然事實上無花果是有花,但因不易被發現,
故古人視無花果樹不會開花乃正常不過的事。
預告,下次要吃的是石榴喔!
無花果(學名:Ficus carica)是一種隸屬於桑科榕屬的植物,
只有長於溫帶地方的才是落葉品種。
隱頭花序(Hypanthodium)是本屬植物最重要的特徵,
是無花果屬植物在桑科中與其他屬最大的差別。
故花和果單看外表是分不出來。
栽培歷史已超過五千多年;因外觀見果不見花而得名,
又有映日果、優曇缽、阿駔、底珍樹、蜜果等名。
可以修復腸胃,對便秘、腹瀉均有療效。
另外無花果中還含有30多種脂類物質,且大部份為中性脂和糖脂;
資料來源:網路